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

Maramureș,感受羅馬尼亞傳統文化的不二之選(二)

馬拉穆列什縣(Maramureș)一天精華遊。


由於一人成團,行程比較彈性,跟Hajni 說好特別想看的景點後其他就由她安排。雖說是點到點的行程,但點與點之間值得看的也不少呢。例如行車途中會不時遇上馬車--並非坑遊客錢那種華麗的觀光馬車,而是作日常貨運之用。


馬路上偶爾擦身而過的馬車


第一站就來到整個旅程最期待的景點之一:位於Săpânța 村裡的快樂公墓(Săpânța Merry Cemetery)。來這裡走一圈,會對死亡有新的想法,令人反思現今社會對死亡的普世定義。這片墓園沒有一絲荒涼感,以藍色為主調的木製墓碑在藍天的映襯下散發出一絲恬靜。一排排看上去大同小異的墓碑,訴說著每位往生者獨一無二的故事。


快樂公墓的入口

大同小異的墓碑,訴說著往生者獨一無二的故事

墓碑上畫著往生者的生平或死因


墓誌銘是一首羅馬尼亞文的打油詩


創立快樂公墓的第一代工匠Stan Ioan Pătraş 本人也長眠於此。在我眼中,他除了是木匠、畫家、詩人,還是一名幽默感十足的哲學家。全憑其反傳統的思想以及一雙奪天工的巧手,才成就了今天這片獨一無二的風景。

快樂公墓創建者Stan Ioan Pătraş 之墓,位於教堂旁邊


來這裡走一圈,會令人反思死亡的定義


遊Maramureș,有感一個當地導遊同行是必須的,除了可以解決交通及語言上的不便,還能更深入了解當地文化。要不是有Hajni 同行,我不會知道原來快樂公墓創立者Stan Ioan Pătraş 的故居(Casa memorială Stan Ioan Pătraş) 就在附近,現由他的接班人Dumitru Pop Tincu 接管,作紀念館和工房用途,可以一併參觀。


快樂公墓創立者之家已褪色的閘門


在屋前悠然自得的貓


先進屋內付入場費。木屋內牆上掛滿了畫像,全是和快樂公墓色調風格一致的木雕畫作,連傢俱也是同樣的藍色調呢!接下來移步到室外拜訪埋首工作中的師傅,他一邊工作一邊和Hajni 以羅馬尼亞文搭話,是位認真而友善的大叔。


室內的傢俱和畫像也是一致的風格


和我們打完招呼又繼續認真工作的師傅


下一站去到附近一處被密林包圍的寧靜修道院,Mănăstirea Peri-Săpânţa。修道士的家是一幢很美的木建築,同時也有房間開放出租給前來隱世修道的信徒。修道院當然少不了木教堂和木祭壇,周邊的樹林也可自由出入散步。


修道院裡的木教堂


修道士之家


享受地道午餐的地點,是由一位年邁的婆婆經營的小旅館Pensiunea Rustic,餐點由她一手包辦,選材自自家農場以傳統方式炮製的一頓農家飯。一進門,穿著傳統服飾的婆婆便出來和我們打招呼,然後放任我們在庭院自由參觀。小旅館出租的木屋是婆婆的老房子,裡面還保留了多年來伴她成長和生活的傢俱,當中很絕大部份都是木製的,而布縵、床單等則是由她親自織染!

出租的B&B 小木屋

我們用餐的地方是一座半開放式的小農舍,九月尾的天氣坐在室外用餐剛剛好。婆婆為我們準備了泡椒湯,臘味配粟米糊(Polenta)和甜品小蛋糕。吃飽後可以移步到室內,換上傳統的羅馬尼亞服飾隨意拍照,婆婆還親自為我整理好頭巾。可以走進當地人的家進餐,又能打扮到村姑一樣在庭院遊樂,是很有趣的體驗呢!


我們用餐的地方

泡椒菜湯(不辣)

,臘味配粟米糊

人手縫製的馬拉穆列什縣傳統服飾
(襪子和鞋子穿崩了…)


接下來終於要拜訪被受封了UNESCO 世界遺產的Bârsana 木教堂--Biserica „Naşterea Maicii Domnului”。這座木教堂在1720 年建成的,並於1806 年搬到現址,旁邊有座小墓園。來到門口發現門鎖著,旁邊的旅客中心明明是辦公時間卻空無一人… Hajni 於是撥了旅客中心門外提供的聯絡電話溝通了一下,大概等了十分鐘便有一對年輕男女出現為我們開門,這才有機會進內參觀!教堂內部是個寧靜而神聖的小空間,嚴禁使用閃光燈拍照,因為會破壞木牆上的壁畫。


Bârsana 木教堂


Bârsana 木教堂


木教堂內牆的壁畫


下一站來到同樣位於Bârsana 的修道院--Mănăstirea Bârsana,是個風景優美環境清幽的修道院,除了教堂、祭壇、宿舍、水井,還有一座小小博物館。這座博物館除了介紹修道院的歷史,也展出了不少Maramureș 當地人的日用品,逛完後對當地人的生活文化認識又深入了一點。修道院裡的木教堂相對比較新,壁畫用色也比較鮮明。



童話風的可愛木建築


Bârsana 修道院的木祭壇


Bârsana 修道院的木教堂


木教堂的彩繪內牆


接下來就到最後一站Vadu Izei,也是遊Maramureș 的其中一個熱門落腳點。而我們到這邊是為了參觀一個天然的洗地氈工場,毋須洗滌劑,只用水和大木桶,以洗衣機一樣的旋轉原理把地氈洗乾淨。洗完後一塊塊放到旁邊的木架上晾乾,再送回客人家中。

地氈清洗進行中


待乾的地氈,可以看到各家各戶不同的品味


一整天和Hajni 一起,除了觀光就是東拉西扯地聊天,發現大家十分投契!晚上她還邀請我一起參與她和幾位朋友組成的「地理及旅遊同好會」聚會,到小鎮內的一家酒吧喝酒聊天。一個人出遊,和旅途中認識的新朋友交流談心是我十分珍惜的經驗和回憶,也是獨遊不可或缺的樂趣呢。


Maramureș,感受羅馬尼亞傳統文化的不二之選(一):https://salookaroundtheworld.blogspot.hk/2017/09/maramures-part-1.html
Maramureș,感受羅馬尼亞傳統文化的不二之選(三):https://salookaroundtheworld.blogspot.hk/2017/09/maramures_22.html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分隔線下面是行程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09:30 - 酒店出發
快樂公墓(Săpânța Merry Cemetery)
Stan Ioan Pătraş 故居紀念館(Casa memorială Stan Ioan Pătraş)
Peri-Sapanta 修道院 (Mânãstirea Peri-Sãpânta)
午餐 + 村姑體驗 @ Pensiunea Rustic
Bârsana 木教堂(Biserica „Naşterea Maicii Domnului”)
Bârsana 修道院(Mănăstirea Bârsana)
Vadu Izei
17:30 - 回到Sighetu Marmației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卑爾根──霧中閒遊北歐古老港口

今天也是移動的一天,即將告別北極圈,南下回到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(Bergen)。 位於卑爾根的Bryggen 木屋群,被列為UNESCO 世界遺產 遊記上篇 [羅浮敦群島──名字最短的小漁村「Å」一天遊] 可以看這裡: https://salookaround...